電影《長津湖》上線后好評如潮,派斯克刀具部分同事在國慶期間觀看了這部影片,加深了對抗美援朝這段歷史的認識,為中國人民子弟兵深深感動。作為一部主旋律電影,影片通過緊湊的敘事結構、宏大的戰爭場景、對多個人物和團隊的細膩描述,展示了中國人民志愿軍“迎難而上、敢于犧牲、團隊合作、敢打必勝”的精神。10月10日下午,派斯克刀具組織公司主要干部集體觀影,學習和體會志愿軍精神。
電影開篇用毛主席和彭帥的對話闡述“美軍過了三八線,過不過鴨綠江”,“新中國剛剛成立,百廢待興,我們不想打仗,但是打得一拳開,免得百拳來”,同時穿插各級指戰員對入朝作戰的認識,給我們生動地強調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必要性和組織內部思想統一性。我們堅信抗美援朝戰爭是一場反抗侵略的正義之戰,是一場保家衛國的正義之戰,所以爆發出了強大的戰斗力。
在家休假的連長伍千里接到立即歸隊命令星夜啟程,本已復員的指導員梅生騎車12小時終于與集結的隊伍會合,領袖之子毛岸英堅決請求奔赴戰場……影片中出征軍列上,看到陽光下風景如畫的國土、蜿蜒莊嚴的萬里長城,與美軍軍機轟炸下的邊陲城市形成反差。絕不能讓戰火越過鴨綠江,燒到祖國大地,不讓敵人奪走我們的土地,不讓敵人奪走來之不易的勝利。
美軍武器精良還掌握制空權,飛機和坦克是志愿軍戰士前進路上的大困難,而志愿軍的重武器只有很少的迫擊炮和手榴彈。美軍在軍營肉菜豐足還有熱咖啡,志愿軍在零下三四十度環境下衣衫單薄還只能啃凍土豆。基本的溫飽都得不到保證,我們的戰士不但與美軍斗,還在與天斗。支撐他們的信念是:如果我們不打這一仗,就是我們的下一代要打,只希望下一代生活在沒有硝煙的環境。
七連137人,編號到677,每一個犧牲或是因傷退伍的人都被銘記。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,是精神的傳承,使人人融于連隊,發揮著各自的長處。伍萬里利用自身投擲的天賦,發揮手榴彈空爆威力,把自己淬煉成一個勇敢的戰士。“雷公”擁有豐富的帶人經驗,帶出了伍百里和伍千里兩個優秀連長,還擁有最厲害的專業技能。在炮排多次無法擊中中央哨所,部隊進攻受阻時,是雷公親手校準,端掉了目標。雷公擁有豐富的戰場生存經驗,告訴別人不要逞能才能保命,但在敵機根據目標彈進行轟炸時,他卻選擇了帶著目標彈遠離部隊,犧牲自己保全團隊。
我們要發展刀具事業,也需要統一思想,敢于迎難而上,通過團隊協作,發揮每一個成員的優勢,以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意志,去努力實現我們的目標。我們每一個派斯克刀具的成員都要形成“不怕苦、不怕難、怕不難”的精神,在木工刀具和園林刀具的開發和生產過程勇往直前,使派斯克刀具保持強大的戰斗力,去維護全體同仁物質和精神的幸福。